泰国曼谷市教育局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工作调查分析报告——以泰国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目前,泰国曼谷市教育局下属中小学校总计437所,全部设有中文课程。自2004年起,曼谷市教育局在下属学校率先施行汉语教育政策,即每所学校从基础教育四年级开始每周至少有1节中文课。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满足泰国学生学习中文需求,曼谷市教育局还特别开发双语学校项目,截止到2020年,曼谷市教育局下属有14所中泰双语学校,这些双语学校教师除了正常讲授汉语知识外,在数学、科学、生理卫生、美术等六个科目的授课中同样使用中文教学。曼谷市教育局规定,每所双语学校需配备6名以上中文教师,且在制度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充分支持。据了解,曼谷市教育局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中文老师,规模稍大的学校有2名以上的中文老师,再加上双语学校项目,粗略估计,曼谷市教育局中文教师至少有千余名。虽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中国老师,但本土汉语教师数量仍然占有一定比例,其教学质量及影响不容忽视。
自泰国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曼松德孔子学院)成立之初就与曼谷市教育局合作培训本土汉语教师,多年来,一直保持紧密联系,2012年双方共同商讨制定长期培训模式,截止到2020年3月,曼谷市教育局每周六长期本土汉语教师已连续举办16期。据统计,曼松德孔子学院累计培训曼谷市教育局本土汉语教师3万余人次,几乎占曼松德孔子学院培训总人次的一半。
曼谷市教育局本土汉语教师培训作为曼松德孔子学院每年重大培训项目之一,笔者自2019年6月-2020年3月在曼松德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期间,也有幸参与其中,主要负责教育局二班的汉语基础知识的讲授。曼松德孔子学院的常年培训工作,为本土汉语教师营造了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提升了教师的汉语知识水平以及整体教学能力,为曼谷市教育局培养出许多优秀师资,弥补了汉语教育现状的不足,为推广汉语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笔者在自身参与培训期间,也发现一些问题,产生了许多疑惑:为什么班上学生普遍年龄很大呢?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什么?叫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又为何很多人不是汉语老师呢?每周六坐三个小时的火车来上课值得吗?这样安排培训合理吗?考虑到曼松德孔子学院曼谷市教育局本土汉语教师的培训情况,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曼谷甚至整个泰国的培训情况,看似曼谷市教育局本土汉语教师的个性问题,很有可能是泰国本土汉语教师的普遍问题等因素,因此,笔者认为,获取曼松德孔子学院每周六曼谷市教育局培训的真实数据,发现其中的问题,为汉语教师本土化培训工作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对曼谷市教育局本土汉语教师的培训进行调查十分有必要。
一、 调查目的
“师资本土化是评判第二语言教学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汉语真正走向世界的标志。”(陆俭明)本文希望通过对曼谷市教育局本土汉语教师调查,发现曼松德孔子学院培训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提供切实可参考依据。
二、 调查时间
2020年1月4日,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曼谷市教育局本土汉语教师培训(2019.11.23 -2020.3.15)第七周课上。
三、 调查对象
当天参与培训的全部学员,共88名。(有个别学员请假,没有计入调查范围)
四、 调查方法
采用实名方式调查,共发放问卷88份,回收88份,其中有效问卷88份,有效率100%。通过有效问卷的统计以及对汉语教师培训相关资料的了解,根据调查记录对收集数据资料情况进行简要分析。相关数据使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对于问卷调查中无法获取的信息及难以量化的具体情况,笔者采用了访谈法予以补充。
五、 调查内容
通过对曼松德孔子学院培训工作内容的梳理与分析,加上笔者自身参与培训的经验,对曼谷市教育局本土汉语教师及培训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后,设计出此调查问卷。因培训对象不全部是汉语老师,故问卷也做了两版加以区分:曼松德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培训调查问卷和汉语培训调查问卷(非汉语教师),分别就基本信息、培训动机、培训满意度、培训需求等内容展开调查。
六、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总体情况
因事先了解到培训对象身份的不同,所以分别就本土汉语教师和其他学员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问卷,但针对培训满意度则做了统一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
在发放调查问卷时,笔者首先就其身份进行提问,“您目前是汉语教师吗?”,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发放对应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天培训的88名学员中,仅有24人是本土汉语教师,占总数的27%,而其他64人均不是汉语教师,占总人数的73%。曼松德孔子学院一直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与曼谷市教育局多年来始终保持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合作关系,
但调查数据却显示,培训对象近八成却不是汉语教师。那曼松德孔子学院每周六的培训还有意义吗?关于培训对象的选择上还有其他可能性吗?这点我们将在后面的问题与建议中展开讨论。
关于曼松德孔子学院汉语培训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上,99%的人表示满意,只有1%人表示不太满意。在对调查的部分学员进行访谈时了解到,大家整体对孔院每周六下午三个小时的课程设置安排比较满意,但也有老师因为工作和家庭原因,希望时间可以改到上午,还有的老师则希望周六全天可以学习,“因为回到家里就没有时间学习,也没有人说中文。”
所有学员对培训教师都很满意,55%的学员表示非常满意。他们普遍认为授课老师备课充分、认真负责,上课很有耐心且知识丰富,讲课内容深入浅出、易于理解,获得了培训学员的一致赞扬。
(二)曼谷市教育局本土汉语教师培训调查分析
以下是关于本土汉语教师培训的调查结果和分析,主要从教师基本信息、接受培训动机、最喜欢的课程以及培训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以发现曼松德孔子学院培训的现状和问题。
1.教师基本情况
从表1看出,60岁以上的本土汉语教师占比59%,50岁以上的本土汉语教师占比高达90%,没有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而本应作为本土汉语教师中坚力量的30-50岁的中年骨干教师仅占比12%,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数据表明,曼谷市教育局本土汉语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且存在师资断层现象,目前又没有年轻教师的补充,未来本土汉语教师师资前景堪忧。这一现象在访谈曼谷市教育局教育督导江美云女士时也得到佐证,“现在曼谷市教育局下属学校的中文老师大部分是中国人,他们都很年轻,看不到大年龄的。但是泰国的中文老师年龄都很大,很少有年轻人。”
学历 | 专业背景 | 汉语水平(HSK) | |||||||
无 | 学士 | 硕士 | 博士 | 汉语相关 | 其他 | 没考过 | 四级以上 | ||
人数 | 3 | 18 | 2 | 1 | 16 | 8 | 13 | 11 | |
比率% | 13% | 75% | 8% | 4% | 67% | 33% | 54% | 46% |
表1 本土汉语教师基本信息统计
调查对象中,近九成的本土汉语教师是学士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占75%,是学校汉语教师的主力;67%的本土汉语教师是汉语相关专业,有助于其开展汉语教学,但也有33%来自其他专业,说明对汉语基本知识的培训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目前培训往往没有针对性;过半的老师没有参加过HSK水平考试,只有46%的老师通过了HSK四级及以上考试,根据观察,教师口语表达能力较差。这些教师具备一定的汉语知识及中国文化素养,但大多数缺乏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系统培养,上课时始终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不能很好的调动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趣。
调查中发现,对于汉语教学以及学生来讲,更不利的因素是,参加培训的24名本土汉语中,原来是汉语老师的只有2人,其中1人是学校老师,1人是兼职家教,其他则从事导游、会计、翻译、其他科目老师、个体户、秘书等各种职业。
中文教龄(年) | 周课时量(时) | 在孔院学习 | ||||||||||
0-3 | 3-5 | 6-10 | 11-20 | ≧21 | 1 | 2-20 | 20-30 | 0 | 0-3 | 3-5 | ≧5 | |
人数 | 6 | 1 | 9 | 6 | 2 | 7 | 16 | 1 | 6 | 9 | 5 | 4 |
比率% | 25% | 4% | 38% | 25% | 8% | 29% | 67% | 4% | 25% | 38% | 21% | 17% |
表2 本土汉语教师基本信息统计
从表2-3看出,本土汉语教师年龄基本与教龄成正比,71%的教师具有五年以上中文教学经验,其中33%的教师具有十年以上教学经验。对中文教学而言,年龄大、教学经验丰富的本土汉语老师并不意味着更好地胜任汉语教学工作。据调查,这些教师在汉语发音及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有的老师甚至不会发出zh/ch/sh/r翘舌音,也无法和中国人正常交流;多年的教学工作使他们形成固有、僵化的授课方式和风格,难以改变,更不善于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而相比较而言,年轻的老师在中文教学方面积累了很多技巧和方法,上课时也更加灵活和投入,学生更容易接受。
96%的老师周课时量在20课时以内,工作量适中,可以游刃有余的完成中文教学工作,只有1%的老师周课时量超过20小时,他们则面临相对繁重的中文教学工作。
有17%的老师在孔院学习了五年以上,调查中得知,有三位老师在孔院刚开始有培训的时候就来学习,到现在已经快十年的时间了;有59%的老师在孔院学习时间在1-5年以内,每年参加培训的频率也很高;只有25%的老师是今年新来孔院参加培训的老师,培训对象翻新率不高。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的猜测,曼松德孔子学院每周六培训的曼谷市教育局的本土汉语教师很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是同一批人,每次新增学员很少,这对于培训长远效果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推广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2、接受培训的动机
孔子学院作为国家推广汉语的组织机构,是非营利性的。曼松德孔子学院也是一样,在所有的培训及教学中不会对学员收取任何费用,针对曼谷市教育局本土汉语老师的培训也是一样。因此,所有的老师在接受培训的动机上都考虑到了“孔院培训都是免费的,多学点东西没坏处这一点”这一点,96%的老师认为“作为一名中文老师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71%的老师接受培训的动机一个重要原因是“任教学校/上级部门要求必须参加培训”,而33%的人则“希望通过培训获得薪资水平上的提高。”还有的老师表示,“自己对中文非常感兴趣,孔院有很多中国老师,可以交流,也可以问问题,有很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3、最喜欢的课程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曼谷市教育局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安排 (2019.11.23 -2020.3.15每周六下午) | ||
时间 | 课程安排 | 任课教师 |
14:00-15:50
| 一班:《HSK1级 自编》 | 叶梦婷(张欣怡) |
二班:《体验汉语基础教程2》 | 陈佳慧(郑品) | |
三班:《当代中文》 | 张丽娟(白钰 ) | |
编外班 | 张长君(牛瑞程) | |
16:00-17:00 | 中国绘画 | 姜丹宁、 白钰 、叶梦婷 |
中国衍纸 | 张欣怡 、张佳丽 | |
少儿歌舞 | 牛瑞程 、郑品 | |
备注:每门课第一名教师为主讲教师,其他教师为教辅人员。如遇汉考或其他活动,另行调整安排。 |
表3 曼谷市教育局本土汉语教师培训课程表
根据表3显示,在前两个小时的汉语基础知识学习上,三个班按照汉语水平的高低分别安排了《HSK1级自编》、《体验汉语基础教程2》、《当代中文》教材的讲授与学习;在后一个小时的文化体验上,分别设置了三项才艺课程:中国绘画、中国衍纸以及少儿歌舞。
关于最喜欢的课程问题上, 67%的老师选择了汉语基础知识,一方面授课老师幽默风趣、灵活有效的上课方式得到了学员的认可,引起了学员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多数老师也非常重视自身汉语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才艺课程中,42%的老师选择了少儿歌舞,成为三项文化体验中最受老师的课程。在第二学期课程期间,授课老师分别教授了《你笑起来真好看》《感谢爸爸妈妈》《两只黄鹂鸟》《抓泥鳅》等经典儿歌曲目,简单的动作加上好记的歌词,学员表示非常实用。
4、培训需求
根据图8显示,67%的老师希望再增加一些文化体验的内容,“现在的课程也很好,但要是拿去教小学生还是有点难,要是有更简单更有意思的中华才艺课程就更好了。”;58%的老师则期待学习到更多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比如汉语语音、词汇、汉字、语法的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造句等等;出乎意料的是30%的老师对古代汉语非常感兴趣,诗词歌赋是他们想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还有的老师表示,想学习中国历史以及中国文学等内容。
(二)曼谷市教育局其他学员(非汉语教师)培训调查分析
以下是关于非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其他学员)的调查结果,主要从基本信息、接受培训动机、希望提高的汉语技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他们的来源、目的和需求。
对比汉语教师年龄构成比,非汉语教师学员的年龄则相对平均,30岁以下的学员占13%,30岁-50岁学员占45%,50岁以上的学员占42%,其中最大的有83岁,年龄大的老师仍占有比较大的比例,且班级之间年龄差距很大,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在学习汉语时,相比年轻人,老年人面临记忆力退化、接受知识较慢的特点,但同时他们也有较强的理解力以及逻辑思维。这些则要求任课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在对他们职业的调查统计中发现,这些学员虽然不是汉语老师,但67%的人是其他科目的老师,如音乐、数学、艺术、教育学、泰语、计算机、科学、英语老师等,且都是在公立学校任教的公务员,享受泰国教师待遇和福利;其中3%的学员是学校教研负责人,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其中包括对中文老师的管理;学员中有6%的退休教师,他们年龄偏大,退休前是其他科目的任课老师,但都对汉语非常感兴趣,退休后时间充裕,然后来到孔院学习中文;有3%的学员主要从事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工作,他们也很喜欢中文,希望自己会说汉语,能与中国人自由地交流;还有21%的学员来自泰国各行各业。
学历 | 在孔院学习 | ||||||||
无 | 学士 | 硕士 | 博士 | 0 | 0-3 | 3-5 | ≧5 | ||
人数 | 2 | 32 | 29 | 1 | 19 | 33 | 8 | 4 | |
比率% | 3% | 50% | 45% | 2% | 30% | 52% | 12% | 6% |
表4 非汉语教师基本信息统计
根据表4可知,非汉语教师的学员学历整体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8%,硕士占
45%,博士占2%,涉及专业有社会学、教育心理学、市场营销、英语、审计、计算机、音乐、数学、幼教、艺术等专业,较高的文化修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中文,理解汉语。他们中70%的人之前就有在孔院学习过,只有30%的人是第一次新来的,有6%的人在孔院学习了五年以上,这点跟本土汉语教师调查结果类似,也说明曼谷市教育局的培训对象翻新率低,学员大部分都是同一批人。
2、接受培训的动机
在非汉语老师中,有89%的学员“对中文非常感兴趣,喜欢中国,喜欢中国文化”,所以每周六准时来参加汉语培训;36%的学员则认为“孔院培训都是免费的,多学点东西没坏处”;比较特别的是,33%的学员因为父母亲中有华裔(大多是中国广东潮汕人),所以特别想学中文,了解中国;有17%的学员学习汉语的动机是“以后想当中文老师”;只有9%的学员是因为学校有规定,要求他们来参加培训。学习中文,还有一个原因,上表中也提到,就是有学员与中国人有生意往来,希望学会汉语,亲自和中国人沟通交流。
3、想掌握的汉语技能
在关于想提高的汉语技能方面,全部的人都希望会说汉语,78%的人希望可以听得更明白,只有一半的人想提高读和写的技能。换句话来说,就是大部分老师希望自己掌握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在读和写方面没有太大的要求,但是这样明显的结果就是,缺少对汉语知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认知。而这一点与目前汉语教学的存在的问题也相吻合,“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在国内因多年来比较注重功能法语言教学,追求听和说效果,不仅读、写成为弱项,还多少忽视了系统语言知识的讲授。”因此,笔者认为,教师的引导也非常关键。但现实的问题是,在曼松德孔子学院一般会讲泰语的老师都学习的是泰语专业,并不是中文教育专业相关,所以,即便会说泰语,又受限于汉语系统知识理论,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
4、对汉语难易程度的理解
调查结果显示,60%的学员觉得汉语有点难,32%的人表示非常难,只有5%的学员认为汉语不难。而这种现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汉语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外语之一,对泰国人来讲,虽然泰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但在语音上学习上却存在很大困难,声母h、j、q、x、zh、ch、sh、r和韵母ü、ie、üe、ou、uo、er是泰国学生发音的难点,有些汉语的语音在泰语中时完全没有,在学习这类语音的时候,泰国学生很难发音;汉语的语法体系,如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和泰语也不一致,容易导致泰国人在说中文时发生偏误。作为汉语教师,我们要正式“汉语难”的现实问题,同时要客观地、科学地分析汉语难在哪里以及如何化解它。
5、培训需求
与本土汉语教师一样,非本土汉语教师的学员同样认为汉语语言基础知识非常重要,且老师教授方式方法让人非常感兴趣,被81%的学员列为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在文化体验中,23%的学员喜欢中国衍纸才艺课程,是三门才艺课程中比例最高的。对于希望增加的课程,69%的学员表示想体验更多的中国文化;因为不是汉语教师,所以只有20%的想学习教学理论与方法;对于古代汉语,27%的非汉语老师也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