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审计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企业审计;审计人员
正文
随着审计工作的发展,风险导向审计适时出现,对于满足企业当前审计工作的需要而言具有明显作用。风险导向审计能够在企业审计工作中发挥事前事中的判断分析,降低审计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一、企业风险导向审计概述
企业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企业基于风险管理导向所采取的一系列审计活动的总和。企业在风险导向审计中,基于重大风险隐患判断、分析等客观信息开展审计活动,目的是确定企业财务报表的剩余风险,提出合理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企业风险导向审计区别于其他审计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审计模式。从现阶段实践情况看,企业风险导向审计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应用成果,但是仍然有一些不足,尤其是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判断和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提升企业风险管控效果。
二、企业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表现
(一)风险导向审计重心发生转移
长期以来企业对风险导向的审计重心放在了风险测试当中,而且属于事后分析模式,这样可以一定程度弥补风险损失。当前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重心逐渐转移至事前、事中,这样更有利于问题导向的优化和完善,侧重于从源头控制风险现象发生。
(二)风险导向审计能力发生变化
随着时代发展,风险导向审计工作开展中对审计人员能力的要求产生变化,审计质量和审计人员能力关联日益紧密。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发现,如果审计人员的知识框架及能力素质能够匹配企业整体战略,则会进一步降低企业风险问题发生概率。目前看风险导向审计能力要求日益呈现综合化趋势,审计内容也更关注企业整体发展状况,这会进一步对审计人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发生变革
在过去企业风险导向审计中,审计模式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一系列潜在的风险评估与预测环节中,忽视了企业实际数据信息的关联性分析,因此审计结果并不能具体地全面地反映实际情况。在当前模式下,企业风险导向审计增加了复核环节,加大了对数据信息的分析与利用,因此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现象发生。这种模式变革对企业管理而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审计中的应用
(一)健全和完善风险导向审计计划
在把握企业当前的运行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审计人员应当健全和完善审计计划,具体要从审计制度标准统一化、审计重点内容及审计程序规范化等方面进行优化。
首先,企业审计人员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企业审计人员是风险导向审计计划制定的重要主体,也是审计工作实现法治化的有力推动者,所以应当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科学合理制定审计计划。例如在制定针对各项费用的开支标准审计中,结合有关部门的报账报销标准等,将各项报账行为的审计流程进行明确化、可执行化,并将审计结果纳入到审计工作考核当中。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也是未来的风险导向审计工作重点,企业审计人员在信息公开情况审计中,不仅要审计常规性的信息,还要审计应披露未进行披露的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全面的信息,这样才能促进审计工作健康发展。另外还要将审计计划与责任追究制度有机结合,例如针对报账行为的审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财务工作的内在关联性,重视复核工作的推进,将企业实际数据信息的关联性考察纳入审计计划中。
其次,企业审计人员要重视财务报表的风险审计。财务报表是最能够反映实情的财务报表,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数据来源,如果财务报表信息存在风险,则会影响到企业决策。因此重视财务报表的风险审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审计人员应当优化风险导向审计计划,对报表管理等一系列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具体细化到不同的企业部门,同时要限制管理者对财务人员的干扰导致财务报表信息失真的风险现象发生。
最后,企业审计人员要加强内部控制流程的审计。内部控制流程的审计对于减少或杜绝流程漏洞至关重要,可以促进内部控制流程的规范化。审计人员应当在审计计划制定中,突出资产购买与处置、资金往来、薪酬制定、采购方式、业务发展等情况的审计,可以查缺补漏,让各部门和审计人员关注到以前未注意到的风险事项,及时弥补信息漏洞,防范于未然,有利于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
(二)推进风险导向审计工作民主化建设
推进风险导向审计工作民主化建设,可以加强内部审计意识,解决企业审计人员存在着内部监督职能弱化的问题。
首先,完善风险导向审计工作民主监督制度。在可执行范围内选换内部审计小组成员,保证人员选派过程中的公平公正性,同时避免高层审计人员的频繁更换,促进审计工作的一贯性和稳定性。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对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保证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达标。对于长期不参与审计工作或进行调岗的成员,企业应当及时发挥其监督职能,清退重选相关工作人员,以发挥审计人员的正常职能优势。
其次,强化风险导向审计工作民主监督的考核奖励。完善各项激励措施,提高内部审计小组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严格贯彻落实奖惩措施,将企业审计工作民主监督考核和的年终考核奖励相互挂钩。通过考核结果来判定审计人员晋升的标准,每年开展优秀审计人员和优秀审计项目的评选,对于获奖人员可以适当给予奖励,通过宣传启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三)建立审计人员长期培养机制
建立长期培养机制有利于持续有效地提升审计人员能力,以此适应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
首先,制定高标准的审计人员综合能力培养方案。在企业当中审计人员数量所占比例较小,专门为本企业的审计人员制定相关的培训活动方案可行性较低,因此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在对企业审计人员综合能力调研基础上,制定一套高标准的统一化的审计人员综合能力培训活动方案。
其次,培训活动方案应当紧贴企业整体经营发展特征,围绕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和具体风控管理目标要求制定。培训活动方案的目标是提高审计人员综合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类不同程度的风险。对审计人员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进行充分调研后,明确不同审计人员的需求,根据不同需求确定有针对性的培训目标,这也能为后期工作质量评估提供标准和依据。例如针对审计人员内部控制管理和财务信息风险评估方面的能力需求,可以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和课程计划,有效提升能力应用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风险导向审计工作在企业审计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实际成效,但是距离企业内部管理需求和市场发展要求仍然有较大的改进提升之处,未来应当从审计计划制定、审计工作民主化建设、审计人员能力培养等几方面入手不断优化和完善风险导向审计工作,以此适应企业管理的现实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伟. 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企业审计中的应用[J]. 商场现代化, 2024, (01): 136-138.
[2]龚丽华.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务指南》[J]. 科技管理研究, 2023, 43 (08): 249.
[3]姜克. 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审计中的运用探究[J]. 大众投资指南, 2023, (07): 74-76.
[4]李洋. 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审计中的应用[J]. 中外企业文化, 2022, (07): 99-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