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实践方法
摘要
关键词
文旅融合;非遗;创新实践
正文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代表着民族文化基因的精髓,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更是推动文化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由于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甚至消亡的风险。因此,探索有效的传承创新实践方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旅融合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挑战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人才断层和传承困难,传承人口老龄化和传统技艺传承缺乏继承人,导致传承链断裂,现代生活方式和职业选择使得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兴趣减少,传承受到威胁;且市场化冲击和商业化压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商业开发中可能失去原有的纯粹性和传统性,面临着商业化改变的风险,市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给传承和创新带来了经济上的挑战。现代化与全球化影响,社会快速发展与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在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受到冲击,传承环境复杂多变,现代科技的冲击和全球文化交流的加速,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了新的影响和变革。
而且保护和传承机构不健全,部分地区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机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支持,传承机构和组织的专业化、现代化程度不够,制约了传承工作的开展。社会认知和教育匮乏,公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不足,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未能得到充分传播和理解,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缺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全面性的教育内容。所以,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政策支持、社会参与、教育宣传等多方面进行协同推进,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实践的方法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首先,加强国际组织与平台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的活动和项目,分享经验、学习先进做法,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机构的合作项目,共同推动全球非遗保护事业。同时举办国际研讨会与交流活动,主办国际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论坛等活动,集结全球专家学者探讨传承创新的最佳实践,打造国际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其次,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启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合作项目,联合其他国家共同保护和传承跨国非遗,开展国际性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项目,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推动非遗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推动跨国非遗保护,加强与邻近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共同保护跨国边境地区的非遗资源,在国际合作中推动跨国非遗项目的共同申遗和保护,提升非遗传承的国际认知度和影响力。同时建立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非遗传承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寻求与国外文化、教育、科技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和合作项目;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国际视野,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与成果,推动非遗保护事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跨界合作与产业融合
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跨界合作平台,汇聚文化、科技、商业等不同领域的机构和专业人士,促进资源共享和交流,举办跨界合作交流活动,如论坛、研讨会等,搭建行业沟通的桥梁,促进各方合作。鼓励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设计、创意、营销等方式,将非遗产品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支持文化创意企业与传统手工艺人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同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通过非遗体验、非遗表演等形式,吸引游客参与,建立非遗旅游示范区或非遗旅游线路,整合非遗资源,提升旅游体验和非遗传承效果,设立跨界合作项目资助机制,为跨界合作项目提供经费支持和政策倾斜。设立跨界合作创新奖励,激励跨界合作项目的创新实践和成果,通过促进跨界合作与产业融合,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多方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推动非遗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三)科技创新与数字化保护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科技创新与数字化保护是至关重要的,运用数字化技术,如高清摄影、3D扫描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记录和保存,以便长期保存和传承。建立非遗数字档案库,将收集到的数字化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存储和管理,方便后续的传承和研究使用。创建非遗数字展览平台,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呈现非遗项目的传统技艺、表演和故事,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参与非遗传承,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应用,打造非遗数字传播平台,推动非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
而且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受损的非遗项目进行修复和保护,如音频修复、图像修复等,使其能够得到有效保存和传承。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保存其原貌和技艺,发展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培训课程,培养专业的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人才,在学校和社区开展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四)人才培养与教育推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推广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首先,设立专业非遗传承与创新课程:在高等教育机构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专业,培养专业人才,开设非遗相关的课程,包括非遗保护、传承、数字化技术应用等内容;举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班,组织非遗传承人培训班,邀请资深非遗传承人传授技艺和经验,针对年轻人开展非遗传承技艺的培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和知识。
其次,开展非遗教育推广活动,在学校开展非遗教育推广活动,包括非遗展览、讲座、体验活动等,增强学生对非遗的了解和兴趣,利用社区资源开展非遗教育推广活动,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非遗传承工作。同时建立非遗传承人才库,记录和管理各地区各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信息和技艺特点,通过人才库的建立,为非遗传承工作提供可靠的人才资源支持。还要鼓励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创新教育中,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创新思维的结合,开展非遗创新设计比赛、创客活动等,激发青少年对非遗的创新和传承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策略可综合运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强,王敏,阮红琳.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创新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4(03):51-56.
[2]潘怡婷.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策划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08):166-169.
[3]刘利娜,邱燕.文旅融合背景下舟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经营与管理,2024(03):130-135.
[4]卫红.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模式研究——以陕西省非遗文旅案例为例[J].西部旅游,2024(02):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