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研究

期刊: 国际市场 DOI: PDF下载

王忠华 张琪

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采矿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它也是高风险行业,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对职工生命健康构成威胁。为了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保护企业资产及周边生态环境,有必要开展矿山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本文就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矿山安全;风险评估;控制策略研究

正文


引言

矿山开采活动往往伴随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地质结构不稳定、瓦斯爆炸、透水事故等。这些问题不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实施有效的风险评估与管控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风险评估方法

1.1 危险源辨识

在矿山安全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即危险源辨识阶段,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这一步骤要求我们仔细地识别出所有可能在矿山环境中出现的危害来源。矿山环境中潜藏的危险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有毒有害气体:矿井内常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长期暴露于这些气体中会导致工人中毒甚至死亡。放射性物质:某些矿物本身含有的放射性元素如铀、钍,在开采过程中可能会释放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损害。易燃易爆物品:炸药、汽油以及其他化学试剂在不当储存或使用条件下极易引起火灾或爆炸。机械伤害:重型机械设备如果未得到妥善维护或操作失误,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地形地貌风险:不稳定岩层、滑坡等地质灾害也构成了矿山的重大安全威胁。电气危险:电力线路老化或绝缘不良导致触电风险增加。辨识过程通常涉及到现场勘查、资料分析和技术咨询等多种方式,确保不会遗漏任何潜在的危险源。这个环节是整个风险管理流程的基础,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后续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1.2 风险分析

完成了危险源辨识之后,接下来进入风险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对已识别出的每个危险源进行详细的评估,根据其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以及工人的暴露频率来对其进行分类排序。危害程度指的是若危险事件发生,所造成的最坏结果有多严重;而暴露频率则是指工作人员遭遇此类危险的可能性有多大。对每一种危险源进行初步描述,包括其性质、来源、影响范围等基本信息。收集相关的事故案例和历史数据,用作分析的参考。使用定性或定量工具评估每一个危险源的具体风险值。根据计算出来的风险值对危险源进行优先级排序,确定哪些是最紧迫需要应对的问题。通过风险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矿山中最为关键的安全挑战,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重点防护方向的确立。

1.3 风险评价

最后一步是风险评价,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用于确定每一项危险源的实际风险等级。风险评价的目的在于为后续的防范措施制定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这里我们经常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定性评价:通常涉及专家评估、经验法则等主观判断,适用于那些难以量化的情况。定量评价: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得出具体的数值指标,可以对不同危险源之间的比较提供客观标准。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当体现在最终的风险矩阵上,它直观地显示了各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及其位置分布,帮助管理层作出更为明智的决策。根据评价结果,企业可以针对性地开发和实施有效的风险缓解措施,确保矿山作业安全可控,最大程度地降低潜在的安全威胁。

2风险控制策略

2.1 工程技术措施

矿山安全的首要防线是工程技术和设备的可靠性。通过引入现代化的采掘设备和先进的检测技术,不仅可以大幅降低人为错误的发生几率,还能有效地控制危险物质泄露。例如,升级钻探机具以减少噪音污染,选用防爆型电器避免火灾隐患,或是采用智能传感网络监控井下环境参数,都能极大提升作业区的安全系数。通风是矿井内的生命线,直接影响到空气质量、湿度和温度。优化通风系统不仅能防止有毒气体积聚,还能有效排出粉尘,保持空气新鲜。为此,应定期检修风道,确保气流畅通无阻;采用分区通风,针对不同作业区域的特殊需求设置独立风机;利用自然风压和机械辅助相结合,创造一个高效、健康的地下工作环境。地下水涌入和尘埃累积是矿山两大公害。健全防水防尘设施可有效预防透水事故和呼吸疾病。比如,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设置防水闸门,确保雨水和地下水不致侵入矿坑;安装湿式除尘器,配合喷雾降尘装置,减少空气中微粒含量,保护工人呼吸道免受侵害。

2.2 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一套严密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自职责与权利,是实现矿山安全的基石。高层领导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任命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赋予他们足够的权力去监督执行。基层单位则应成立安全小组,负责日常检查和教育培训。这种分层次的管理机制有利于上下联动,形成安全责任链条。严格的制度是行为规范的指南针。企业必须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规章,涵盖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考核奖惩等方面,确保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义务和限制。此外,应定期审查更新政策,适应法律法规变动和技术进步,保持制度活力。定期举办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员工自我保护意识。新入职者需接受岗前教育,掌握基本自救互救技巧;老员工参加年度复训,巩固安全理念。实战模拟演练同样不可或缺,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检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3 应急预案准备

创建一份详实有效的应急预案,首先需要集合跨学科的专家团队,包括地质学家、工程师、医疗人员以及应急管理专家,共同合作。这样的团队能够全面考虑地质特性、过往灾害记录、设备性能等多个维度的信息,制定出既符合实际又前瞻性强的预案。预案中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元,除了紧急疏散路线图,还要明确列出应急物资的种类与存放地点,确保在关键时刻迅速获取;通讯链路的建立也不容忽视,应设定多个备用通道,避免单一节点失效。预案的价值在于实践。定期举行的应急演练不仅是对预案可行性的验证,更是锻炼团队协同作战的机会。每次演练都应设定不同的场景,覆盖洪水、火灾、塌方等各种潜在危机,让参与者在逼真的环境下体验决策和行动的过程。演练结束后,务必召开总结会议,听取各方反馈,对照目标效果检讨表现,找到差距所在。

2.4 健康监测系统

定期安排全体员工进行全面体检,尤其是从事高危岗位的工作者。体检项目应包括血液分析、肺功能测试、听力检查等,及时发现职业病迹象。对于查出的问题,应给予适当治疗,必要时调离原岗位,确保每位员工的身体健康不受工作环境影响。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管齐下,加上周密的应急预案和健康管理计划,矿山企业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风险,保护人员生命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

3实例分析

某大型煤矿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并采取了一系列风险防控措施。比如引进国内外先进探测仪器,提高了隐患早期发现概率;同时强化内部监管力度,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坚持做好日常巡查记录,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整改工作;另外还注重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队伍,定期邀请专家培训讲座,提升团队技能素质。

结语

矿山企业要时刻关注最新科技动态,不断创新改进现有技术手段,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矿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促使其履行好社会责任,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生产环境。同时,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也很重要,只有全员参与其中,才能真正达到"安全第一"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基于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分析. 韩录军.能源与节能,2021(06)

[2] 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张峰山.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4)

[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煤矿工伤风险综合评价. 李榕.中国煤炭,2009(02)

[4] 紫晟煤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研究. 解宏伟.能源与节能,2021(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