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味湖南年”——基于湖湘文化的品牌营销实践探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百节年为首,“过年”二字凝结了一家的重逢、一桌的团圆、一岁的期盼以及一地的传承。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相同的春节却因地域文化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年俗,在三湘四水的湖南地区呈现出“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特征。湖南博物院收集并整理湖湘年俗、风物,打造一场知识与体验融合、艺术装置与西汉场景对撞的展览。2023年1月12日,“守味湖南年”特展正式拉开序幕,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物局、湖南博物院等领导及媒体、赞助企业等相关人员莅临特展开幕仪式。此次特展为期年,依托湖湘文化,每年策展的内容分别为年俗、湘酒、湘菜等极具湖湘文化特色主题。
新年特展以《湖南“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为纲要,湖湘文化为根基,湖南年俗、年味、年货为载体,让文物“活”起来,文化“火”起来。 “守味湖南年”特展锁定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时间契机,通过“年”激活人和家乡的血脉联系,人与地域文化的情感共鸣。守味湖南年,守的是地域文化的传承。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逻辑
“守味湖南年”特展以湖南博物院丰厚的院藏文物为基础,场景化呈现西汉筵席,通过现代表达手法体验西汉“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筵席礼仪。借鉴滩头年画的视觉语言,以守味狸为形象大使,带你穿越古今看中国年俗发展,云游湖南领略十四地州市年俗风物。展览用解构的手法、波普的语言在湖南博物院呈现一桌当代的“湖南年夜饭”,与西汉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筵席场景形成古今对照。
能看、能逛、能带走,湖南博物院打造的这一桌“湖南年夜饭”,充分展示十四地州市极具特色的年俗文化、地方好物与非遗技艺,为本土优秀品牌的出圈出彩提供舞台,让观众可以在感知文化时带走“湖南年味”伴手礼,激发大众对“家乡·湖湘”背后在地文化的认同。
二、怎么把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
1. 守味狸门神
大门处,我们借鉴滩头年画的艺术语言,创造了以守味狸为主角的门神形象,带来对新年的吉祥与祝福。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过春节时在门上贴门神的习俗,以驱邪避鬼、保佑平安。门神,最初的含义是“司门之神”,源于上古时期的自然崇拜,门为五祀(门、户、中溜、灶、行五种主要祭祀)之首,后世演变为门神。
2. 年字演化
大家进来之后就会看见“年”字演化长廊啦!年,源于“丰收”之愿,最早见于商朝的甲骨文,如“人负禾”或“人收禾”,表丰收、收获等义,引申为一年的收成,五谷成熟。谷物种植与成熟有一个周期,上古先民就将这个周期定为“年”,于是“年”就慢慢演化为一个时间单位。
3. 年俗发展
在中国年俗演化历这里将带你穿越2100年贺新年!
• 西汉·初定岁首:新的一年,从孟春正月开始
• 魏晋·除夕守岁:点燃岁火,一起来熬夜吧!
• 唐·飞帖拜年:你有一张贺年卡,等待查收
• 宋·开门爆竹:爱恨交织的爆竹声,从宋鸣放到现在
• 明·年红换新:春联、春帖、门神,年红三件套有了定式
• 清·观灯猜谜:看灯不重要,赢了猜谜才重要
• 民国·春节始定:正月初一有了大名——春节
从“年”到“过年”再到“春节”,我们在数千年年俗演变里,在这片土地滋养的文化里,血脉相连,惺惺相惜。
4. 十四地州市年俗
没错,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湖湘年俗齐乐图”!湖南十四地州市,新年各有所乐!
三面环山,丘陵起伏,土壤肥沃的田野、纵横密布的水域以及物产丰沛的山林造就了湖南早期的生计模式——稻作文化、渔业文化和狩猎文化。随着春秋战国时楚人迁湘的步伐,“蛮”“越”土著民族与之相融合,逐渐发展成为湖南地区的主体民族,同时“土著文化”与“楚文化”也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随着王朝更替、人口迁徙,湖南本土居民和北方、江西等外来移民进一步结合,形成了“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多样性年俗文化。
5. 一桌年夜饭
你记忆中的年夜饭是什么味道?可能每个湖南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
在此,我们汇集了来自湖南十四地州市的特色食材和烹饪器具:辣椒、仔姜、腊肉、芷江鸭、宁乡花猪、乌皮山羊、沙钵、木甑、砧板……它们“从天而降”,构成一个美食的剧场,唤起我们的味觉记忆。
欢迎体验西汉筵席!基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相关文物,我们以当代的表现手法和材料,再现了西汉长沙国轪侯府里的家宴。观众可以在这里体验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汉代分餐制礼仪,了解当时贵族的饮食文化,形象大使“守味狸”正是来自于轪侯府筵席上的漆盘。
6 湖南优秀品牌展示
作为极具代表性的湖南优秀品牌及产品,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茶业集团、雪天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窖酒业有限公司以及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与湖南人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构成湖南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越湖南,越有味,探寻的是属于湖南的独特味道。作为湖南博物院的老朋友,长沙银行携“喝呗卡”“青铜牛觥公务卡”在此次展览中亮相,为“守味湖南年”特展打call!
湖南省农业发展投资集团,传承湖南农人的开垦精神,在“守味湖南年”特展上共同诠释湖湘美好生活的日常。
“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湖南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湖南省茶业集团携五彩湘茶讲述家“湘”味道。
雪天盐业也带来了优质的“雪天”盐产品参与“守味湖南年”
特展,向观众展示有滋有味的“雪天故事”。
双“智”合璧耕耘未来,中联重科“慧”就农业丰收图,中联智慧农业在“守味湖南年”诠释稻花香里话丰年。
湘窖酒业-开口笑品牌用“滴滴醇香”浸润湖南博物院,新年来临,一瓶“开心就好”的开口笑,是最应景应情的味觉记忆。
7 弗兰社市集
这里就是把创意和灵感做成产品的好地方.
“罗阅章小朋友和他的守艺人朋友们”带来兔年灵感之作,“滩头高腊梅年画”第四代传人——钟星琳带来了文创周边,茶颜悦色、黑色经典、辣妹子等品牌带来湖南好物,湖南博物院则带来守味狸限定周边,各种创意内容在此交融,带来妙不可言的贺岁体验。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没必要握紧你的小钱包,想买就买吧!文创展示区域,等待你自己来探索啦!
三、湖南的年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湖南年的滋味是稻谷的米香。三湘四水,灵动多姿,孕育一方鱼米之乡,造就湖湘动人风味和人物风流。湖南年的滋味是花椒、生姜、桂皮的辛香,湖南人自古以来就有汇合百家、兼收并蓄之气度湖南年的滋味是辣椒的火爆刺激近代湖南英豪坚韧进取,引领历史潮流,缺不了那一股火辣的劲道和激情。
今天,湖南年的滋味更是丰富,融汇南北,借鉴东西可吃、可看、可玩的花样繁多,远远超过我们祖先的想象而不
变的是我们的乡愁,对团圆的祈望来湖南博物院守味湖南年,守地方文化的传承,探寻属于湖南的独特年味,理解“过年”背后的文化情感,重新思考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欢迎来湖南博物院一起过大年!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陈凝(1983,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伦理、品牌定位、营销策划)
湖南省教育厅2021年优秀青年项目《基于湖湘文化的品牌营销策划实践研究》(项目号21B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