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走出去'战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研究

期刊: 国际市场 DOI: PDF下载

严茜

云南建投第二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217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和融合日益加深,企业“走出去”战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这一战略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国际化发展,更对国家经济的整体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走出去”战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


关键词

全球化;企业;走出去战略,经济增长

正文


引言: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额迅速提升,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为更好地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提出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计划,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这一战略不仅是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强国战略。

1.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企业走出去战略是指企业采取在海外市场投资、并购、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旨在结合国际化进程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与利润增长[1]

走出去战略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市场导向企业走出去战略强调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灵活调整。企业在选择进入的国家和地区时,会考虑当地的市场潜力、消费者偏好及竞争态势,以最大化市场机会。2资源整合企业采取并购、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将全球不同地区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中国的电动车制造企业为例,收购海外技术企业,不仅获得先进技术,还快速进入新市场。3风险管理。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面临诸多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波动、法律环境和文化差异等。因此,企业在制定走出去战略时,需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与管理,确保战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4创新驱动。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走出去战略往往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促进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企业能吸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从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2.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走出去'战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

2.1拓展市场空间,促进贸易增长

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走出去战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显著,特别是在拓展市场空间、促进贸易增长方面。增加出口机会和促进贸易平衡,企业有效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增加出口机会是企业国际化的重要目标。进入新市场不仅提升产品销量,还能增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例如,中国的家电企业参与国际展会,展示其创新能力,成功进入欧美市场,显著提升了出口额。同时,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以某知名手机品牌为例,其在东南亚市场的扩展,实现了出口增加30%的目标促进贸易平衡则是国家经济健康的重要标志。企业结合多样化的产品和市场布局,能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从而降低经济波动风险[3]。例如,某汽车制造商在欧美市场销售的同时,积极开拓非洲和南美市场,不仅提升整体销售额,还有效改善贸易结构,降低了对特定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强与贸易伙伴的合作,结合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促进资源和产品的对流,进一步优化贸易平衡。

2.2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

获取关键资源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企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所需资源,包括直接投资、并购及合作等方式。例如,一些制造企业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生产基地,降低原材料成本,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提升技术水平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提升产品质量,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可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以及实施信息化管理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4]。例如,一些汽车制造商引进智能制造系统,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效率,从而缩短了新产品的上市时间。此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也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技术的持续升级相辅相成,企业应注重两者的协同发展,以实现更高层次的产业竞争力。在动态的全球市场环境中,只有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技术水平,企业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2.3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转型

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经济转型的基础。企业走出去采取多种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例如,跨国企业在进入新兴市场时,通常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种知识转移不仅提升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升级。电动汽车产业为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国际化布局,将高效的电池生产技术引入到其他国家,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产业链的延伸与价值的提升。企业实现走出去,可获得新的市场空间与资源配置的机会,从而形成更为完善的产业链。例如,某家中国企业在非洲建立电动汽车生产基地,不仅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同时引进配套产业,形成完整的电动汽车制造链,提升附加值,推动了当地经济的转型。此外,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企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采取并购、投资等方式,快速进入新领域。例如,信息技术企业收购本地的初创公司,迅速拓展到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多元化策略使企业不仅抵御市场风险,还能在经济转型中找寻新的增长点。

2.4增强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企业参与国际市场,能展示国家的文化、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国家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带着国家的品牌和文化。通过成功的国际项目,企业不仅提升自身的市场地位,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展示国家的发展成就。例如,中国的一些大型基础设施企业在非洲和东南亚的成功投资,不仅改善当地的交通和能源条件,也向外界传递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这种展示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增添了分量。同时,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还体现在企业通过国际化经营所带来的文化交流。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运营过程中,需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推动双方的文化融合。例如,某些中国餐饮企业在进入欧美市场时,不仅引入中国特色的美食,还结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进行创新。这种跨文化的互动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与认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

3.企业 走出去战略实施策略

3.1加强风险评估和管理

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走出去战略面临众多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法律和监管差异、文化差异及竞争压力等。因此,加强风险评估和管理成为企业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关键。风险评估的首要步骤是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包括对目标市场的政治稳定性、经济环境、法律框架及文化习俗的分析。例如,某企业在进入东南亚市场时,对当地政治局势的深入研究,及时识别可能的政治动荡,并调整了市场进入策略。其次,企业需建立一套系统的风险评估模型。这一模型应涵盖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SWOT分析法识别内部优势、劣势及外部机会、威胁。采取量化的方式,将不同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性进行评分,从而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风险管理方面,企业应制定应对预案。针对识别出的主要风险,设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若市场中存在较高的法律风险,企业可寻求当地法律顾问的支持,确保合规经营。若面临文化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企业可采取培训或雇佣当地员工加强文化适应性。此外,建立持续的风险监测机制企业应定期审查和更新风险评估,及时捕捉市场变动带来的新风险。例如,建立与当地合作伙伴的沟通渠道,企业能迅速响应市场变化,调整战略。

3.2熟悉当地法律和监管要求

首先,了解目标市场的法律环境是关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商业法规及税收政策各不相同。例如,某些国家对外资企业的市场准入设置严格限制或特定要求,企业需提前进行详尽的法律调研。以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投资为例,需遵循美国的反垄断法、外资投资审查及税收法律等,未能遵循可能导致重罚或项目中止。其次,企业应重视当地的劳动法规。劳动法涉及员工的招聘、解雇、工资标准和工作条件等,企业在招聘当地员工时需确保遵守相关法律。例如,在某些国家,解雇员工的程序较为复杂,企业需遵循特定的通知和补偿要求,否则可能面临法律诉讼,这将对企业的声誉和运营成本造成负面影响。同时,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许多国家对企业的环境影响有严格的监管要求。企业在进行项目开发时,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减缓措施。例如,在欧洲市场,未能遵守环境法规的企业面临高额罚款及运营限制,甚至导致项目被迫停工。此外,企业还需关注当地的商业惯例和文化差异。法律的实施受文化因素影响,了解当地商业习俗对企业顺利运营至关重要。在某些国家,合同的签署不仅仅是法律文件,还涉及信任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企业在与当地合作伙伴签署合同时,需考虑这一点。

3.3跨文化管理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价值观、沟通方式、商业礼仪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沟通被视为坦诚,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被认为是冒犯。因此,企业在与当地合作伙伴、员工和客户互动时,需充分了解并适应这些文化特征,以避免误解和冲突。其次,跨文化培训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关键。企业应针对即将进入的市场开展系统的文化培训,帮助员工认识到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并掌握与当地文化接轨的技能。采取模拟场景、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员工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在管理实践中,建立多元文化的团队也能促进跨文化管理的成功。多元文化团队能够汇聚不同背景和观点,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广泛的视角。这种多样性不仅提升创新能力,还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促进员工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同时,企业在制定国际市场策略时,需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例如,在营销推广中,广告语言和图像内容应与当地文化相符,以增强品牌的亲和力和认同感。采用符合当地消费者习惯的营销策略,有效提升市场渗透率。

4.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 走出去战略在全球化背景下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驱动效应,但同时也需要面对各种挑战。未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企业 走出去的步伐将不断加快,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应对挑战,充分发挥 走出去战略的优势,推动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剑峰.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J]. 新商务周刊,2018(4):150-151.

[2]陆小成. "双碳"目标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J]. 企业经济,2023,42(6):143-151.

[3]易开刚,刘星宝.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文旅企业"走出去":动因、困境与战略选择[J]. 新疆财经,2023(6):68-78.

[4]武永辉. 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研究[J]. 时代商家,2023(27):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