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中敏捷开发方法的应用与挑战

期刊: 国际市场 DOI: PDF下载

赵阳,田竞东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 辽宁锦州 121007

摘要

本文探讨了敏捷开发方法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在敏捷开发方法的应用中,无论是在小型团队、大规模项目还是传统行业中,都显示出了其灵活性和快速迭代的优势。然而,敏捷开发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文化与组织阻力、团队技能不足、客户参与度低以及项目规模与敏捷方法的匹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包括改变组织文化、培养高效团队、提高客户参与度以及灵活管理大规模项目。


关键词

敏捷开发;软件工程;挑战;组织文化

正文


引言

敏捷开发作为一种以灵活性、快速迭代和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开发方法,近年来在软件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瀑布式开发模式相比,敏捷开发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快速响应需求变化和持续交付高质量的产品。然而,尽管敏捷开发具有诸多优势,其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文化适应问题、团队成员的技能差异、客户参与度不足以及敏捷方法与大规模项目的匹配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确保敏捷开发的顺利实施,成为了许多企业在敏捷转型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敏捷开发的应用现状

1.1 在小型团队中的应用

小型团队通常由精干的人员组成,成员之间的沟通更加直接高效,决策也能迅速执行,这使得敏捷方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得以充分体现。在小型团队中,敏捷开发的迭代式开发和快速反馈机制可以帮助团队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变化,确保交付的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和客户期望。小型团队的成员通常能够承担多个角色,例如开发、测试、产品管理等,这种跨职能的协作模式非常契合敏捷开发强调的自组织团队的原则。团队能够快速地调整工作方向和优先级,避免了传统开发模式中常见的层级沟通和决策流程的拖延,极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1.2 在大规模项目中的应用

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敏捷开发方法也逐渐在大规模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尤其是在涉及多个团队和跨部门协作的情况下。尽管大规模项目的复杂性远高于小型团队的项目,但通过合理的框架和管理方法,敏捷依然能够保持其灵活性和响应能力。在大规模项目中,敏捷方法通常通过引入(SAFe)(LeSS)等扩展框架进行实施,这些框架帮助协调多个团队的工作,并确保每个团队都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2.敏捷开发方法面临的挑战

2.1 文化与组织阻力

“快速响应变化”与“持续交付”属于敏捷开发的核心理念,然而大量传统企业往往采用严格的计划与控制方式实施项目管理,若处于这种情形,敏捷的灵活性与自组织属性也许会和传统管理方式产生矛盾,传统开发方式往往存在明确的职责界定、细致的计划及进度安排,而敏捷开发要求团队可迅速响应需求的改变,且开发过程动态性与不确定性较明显。

2.2 团队成员技能与经验不足

敏捷开发方法对团队成员技能及经验有较高要求,尤其在跨职能协作和快速迭代的流程执行阶段,若团队成员在经验和技能维度上欠缺,敏捷开发实施的实际效果往往会受作用,敏捷开发凸显团队自组织和自主决策的意义,这要求团队成员除技术能力外还需,同样需具备沟通统筹、问题整顿和需求反馈等多方面能力,从实际操作层面看,不少团队成员也许仅聚焦于个人的专业方面,匮乏跨职能整合能力。

2.3 客户参与度不足

在敏捷开发推进阶段,客户的积极介入极为关键,鉴于客户反馈直接影响着开发的方向及优先级,实际进行时往往出现客户参与度不足的难题,尤其是当处于复杂项目阶段或客户方资源有限时,敏捷开发要求客户除在项目开始阶段提供需求外,而且当每个迭代周期完结的关头,均需参与评审与反馈,以保证开发产品方向不出现差错,若客户未积极主动地参与或不能及时反馈相关内容,团队难以把握客户的实际诉求,也许使得开发的功能背离客户期望,或失去市场的黄金期[1]

2.4 敏捷方法与项目规模的匹配问题

敏捷开发方法起初是为小型团队与小规模项目而设计的,其灵活性与快速响应变动的属性,很契合快速变化的环境,伴随项目规模的增大,敏捷方法的贯彻也面临部分匹配方面的难题,尤其在项目关联多个团队与跨部门共同协作之际,敏捷开发的优势有被弱化的倾向,管理与协调问题的突出表现更明显,大规模项目凸显较高的复杂性,往往包含多个技术范畴与业务模块,这使敏捷开发的快速迭代、频繁需求变更有增大协调难度的风险。

3.软件工程中敏捷开发应对挑战的策略

3.1 改变组织文化

在准备启动敏捷实施之际,企业需采用一系列文化变革途径破除传统管理模式,领导层要积极带动敏捷转型,设定合理的愿景,并凭借付诸实际行动展示对敏捷的承诺,可采用举办工作坊、研讨会等形式,让高层与中层管理者认识敏捷开发的核心理念,并要求他们把这些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企业应借助逐步开展敏捷开发活动培养适应变化文化,实施期间可从少数关键团队或小型项目作为起点,并根据试点成效不断改进校准,依靠执行成功案例的展示,可使其他团队目睹敏捷的优势,逐步推进文化普及广度拓展。

3.2 培养高效的团队

敏捷团队要求具备跨职能的能力,团队成员应掌握多方面的能力,企业宜促进团队成员多面成长,依靠周期性给予培训及交流契机,帮扶他们学得不同范畴的知识,开发人员可学习基本的测试本领,测试人员可对基础的开发知识进行学习,以此让团队具有更强的适应水平。敏捷开发强调自组织团队这一核心点,要求团队成员具有较高的自主性与决策方面能力,为培养此项能力,企业需要引导团队成员自觉担起使命,并于工作进行阶段鼓励他们自主做选择,经由设定精准的目标任务,同时为团队赋予足够的自由裁量空间来决定怎样达成这些目标,员工主动性与创造性将实现提升,敏捷团队尚需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本领,团队成员需按期进行彼此沟通,知悉彼此工作进展与问题,以便可以马上开展协调[2]

3.3 提高客户参与度

在项目正式启动前夕,团队得跟客户达成彼此认同,厘清客户的期望与目标,这可借助组织需求工作坊、座谈会等办法,推动客户参与需求的讨论及整理事务,进而达成客户对项目方向有明确认识与赞同,待项目的每个迭代周期结束之后,必须按照周期开展跟客户的评审会议,向客户呈现现阶段的工作产出,然后采集他们反馈的要点,该反馈机制不仅能协助团队及时掌握客户需求波动,还可保障开发进程契合客户的期望范围,为拓展客户参与空间,团队可引入“客户代表”这一岗位,在团队内设立一个跟客户沟通的专职人员,保障团队于项目每个阶段都跟客户维持高效沟通。

3.4 灵活管理大规模项目

采用“敏捷规模框架”可使企业在多团队中做好工作统筹安排,保证各团队围绕共同目标齐心协作,并在多个迭代周期里维持同等水平,在大型项目实施的阶段中,团队彼此的沟通协调意义非凡,为达成项目各部分进展同步,企业可发起跨团队的协调会议,保障各团队进度与需求相互匹配。可采用跟“跨团队站立会议”近似的模式,带动不同团队实现高效交流,快速消除潜在的跨团队麻烦,管理层应配置专门的敏捷项目经理或项目协调员,承担统一管控各团队工作的调度,引导不同团队间的依赖关系走向,该角色应当让各团队工作进度与质量适配整体项目需求,并及时重塑资源分配体系,防止团队之间的工作重复及资源浪费[3]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敏捷开发方法在软件工程中无论是在小型团队、传统行业还是大规模项目中都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策略,包括通过改变组织文化、提升团队协作和技术能力、增强客户参与度以及灵活管理大规模项目。这些做法有助于企业在实施敏捷开发过程中克服困难,提升开发效率和质量。未来,随着敏捷实践的不断深入,企业需要不断优化敏捷流程,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更加复杂的项目需求和技术挑战。

参考文献

[1]陈俊仁,郭一晶.基于软件过程工具的敏捷开发实验教学探索[J].物联网技术,2024,14(03):146-149.

[2]杨黎娜,孙新杰,李惠.软件工程实训课程中的敏捷开发应用研究[J].电脑与电信,2023,(10):58-63.DOI:10.15966/j.cnki.dnydx.2023.10.011.

[3]王斌.敏捷开发模式在软件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2,51(03):288-28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