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税收政策变动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有色金属行业;税收政策变动;财务绩效;成本管理;企业发展
正文
引言
有色金属行业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重要力量,其发展态势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税收政策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关键手段,无时无刻不在对有色金属企业的经营运转产生影响。从资源税对有色金属开采成本所造成的影响,到增值税于产业链各个环节所发挥的作用,税收政策的每一次调整和变化,都紧密关联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当企业面临税收政策变动时,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自身经营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的变化。
一、有色金属行业税收政策现状
(一)现行主要税收政策梳理
有色金属行业的税收政策涵盖资源税、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等多个税种。资源税基于矿种和品位设定税率,对稀缺且品位高的矿种提高税率以限制过度开采,而对低品位矿种提供税率优惠鼓励充分利用资源。增值税贯穿于开采、冶炼到销售各环节,针对增值部分征税,确保每个增值阶段的税务合规。此外,企业所得税通过调整税率或给予减免,直接影响企业净利润,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特定技术研发提供税收优惠,激励其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二)税收政策对行业的宏观调控作用
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关键重要手段,在有色金属行业中发挥着多维度的作用。借助对资源税税率的调整,能够指引企业以合理的方式开发资源,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规避过度开采的情况。增值税所涵盖的相关政策,能够助力有色金属产业链实现顺畅的流转,而针对不同环节所设置的税率,则会对企业的生产决策产生影响【1】。税收优惠政策更是能够激发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例如针对低品位钨钼矿选矿技术的研发等方面给予税收减免的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升级进程。税收政策还具备调节行业投资规模以及投资方向的功能,进而推动有色金属行业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稳步发展。
(三)税收政策变动的趋势分析
就当下形势而言,有色金属行业税收政策的变动呈现出特定趋势。在资源保护范畴,资源税存在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性,或会依照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影响等要素进一步细化税率档次,并提高资源税税负,从而强化对资源的保护举措。在绿色发展领域,诸如冶炼清洁生产及技术改造这类环保型项目,其税收优惠力度有可能加大,以此激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问题。
二、税收政策变动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
(一)对企业成本结构的影响
有色金属企业的成本结构受税收政策变动影响极为显著。资源税的调整会直接致使企业资源获取成本攀升,一旦资源税税率提高,企业在开采有色金属矿原矿之际,便需缴纳更为高额的税款,而这部分增加的成本势必会转嫁至产品成本之中。在增值税领域,进项税额抵扣政策的改变会对企业采购成本产生作用,倘若可抵扣范围收缩或者抵扣难度加大,企业采购原材料等所付出的实际成本将会上升。就与环保相关的税收政策变动而言,例如对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的税收优惠有所削减,企业为契合环保标准而投入的成本难以获得相应税收补偿,亦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最终改变企业原本的成本结构 。
(二)对企业利润水平的影响
税收政策的变动与有色金属企业的利润水平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关联。企业所得税的调整对企业净利润有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一旦所得税税率有所提高,企业的应纳税额便会随之增加,在企业收入以及其他各项成本维持不变的情形下,净利润必然会相应地减少 [2]。资源税以及增值税等多种税种同样会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进而间接地左右企业利润。当资源税增加时,会使得产品成本呈现上升态势,倘若企业难以将这部分增加的成本完整地转嫁至下游环节,而产品销售价格依旧保持不变,那么企业的利润空间势必会遭到压缩。
(三)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
税收政策的变动对于有色金属企业的现金流而言,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纳税这一关键环节当中,一旦税收政策作出调整,要求企业提前缴纳税款,或者提高纳税的频次,那么企业的现金流出时间将会提前,这无疑会给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以增值税预缴政策的变动为例,其可能致使企业不得不提前支出更多资金用于税款缴纳。与之相反,诸如退税、税收减免这类税收优惠政策,则能够有效地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入,让企业可支配的资金更为充裕,从而有更多的资金可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技术研发工作或者设备更新改造当中。
三、基于实务项目分析税收政策变动的实际影响
(一)从管理流程再造看税收政策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在某矿管理流程再造的进程之中,税收政策对其成本所产生的影响极为显著。资源税的调整,使得资源开采成本在整个管理流程成本结构中的占比发生了改变。增值税政策的变动,则对企业采购以及销售环节的成本核算造成了影响。税收政策的动态变化,促使企业在管理流程当中积极优化资源配置,致力于降低税务成本。对管理流程进行合理规划,部分企业成功地实现了成本支出的有效降低。具体可参见表1《某矿管理流程再造前后成本构成变化表》,表中数据清晰地显示,在管理流程再造之后,受到税收政策的影响,部分成本项目出现了极为显著的变化 。
表1:《某矿管理流程再造前后成本构成变化表》
成本项目 | 管理流程再造前(万元) | 管理流程再造后(万元) |
资源税成本 | 2000 | 1800 |
增值税相关成本 | 1500 | 1300 |
采购环节其他成本 | 800 | 700 |
销售环节其他成本 | 600 | 500 |
人力成本 | 1200 | 1100 |
设备维护成本 | 900 | 850 |
数据来源:某矿内部财务统计报表
(二)从技术改造项目看税收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在诸如低品位钨钼矿选矿技术这类技术改造项目中,税收政策之于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处于极为关键的地位。诸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创新设备采购税收减免这般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所面临的资金压力起到了极大的缓解作用,极为显著地扩充了企业可用于创新活动的资金规模【3】。企业在充分利用并切实享受到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后,其成本负担得到了切实减轻,进而在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以及设备更新换代方面,拥有了更强的动力与更充足的信心。
(三)从全价值链成本管理看税收政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以某大型联合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为例,探讨资源税从价定率征收与从量定额征收对企业利润的不同影响。在从量定额征收模式下,企业主要通过降低贫化损失来控制成本,例如优化开采工艺,提高矿石品位,从而减少每吨矿石所需缴纳的固定税额。而在转向从价定率征收后,由于税额根据矿石市场价格比例计算,企业需更加关注市场行情变化及产品价格波动。为应对潜在的成本增加,该企业不仅优化内部成本结构,还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改进工艺流程,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税支出。
四、有色金属企业应对税收政策变动的策略
(一)优化财务管理策略
有色金属企业在应对税收政策变动时,优化财务管理策略成为必然之举。以国内一家颇具规模的大型有色金属企业为实例,当资源税税率出现上调情况后,该企业即刻采取行动,对成本核算体系予以重新梳理,运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手段,将资源税成本更为精准地分摊至各生产环节,甚至细化至每一道具体工序。企业着重强化预算管理,组建起专业素养颇高的预算团队,依据税收政策的变化情况对资金预算加以调整,合理规划采购、生产以及销售计划,将资金流安排精确至每月。
(二)加强税收筹划与风险管理
国内一家涉足有色金属冶炼领域的企业,在遭遇税收政策变动之际,积极主动地强化税收筹划与风险管理工作。该企业迅速组织起一支由税务领域专家、财务方面精英等专业人才构成的专业税务团队,对税收政策展开极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尤其针对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主要税种实施合理筹划。巧妙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将企业部分业务进行合理拆分,使其契合税收优惠条件,以此实现税负的降低[4]。企业投入大量资源构建起一套完善且精准的税收风险预警机制,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对税收政策变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察觉潜在风险,即刻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三)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某有色金属领域的企业,在税收政策所释放出的激励效能作用下,全力以赴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工作。该企业对国家针对低品位矿选矿技术研发所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予以高度关注与重视,在原本既定的研发预算基础之上,大幅追加资金投入,并精心组建起一支涵盖多部门专业人才的精锐研发团队,他们争分夺秒、潜心钻研。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探索以及持续不断的改进完善,最终成功研发出一套新型选矿技术,使得低品位矿的回收率得到显著提升,相较于以往提高了将近两成之多。在产业升级进程中,该企业对因税收优惠所获取的资金进行合理规划与运用,积极引进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先进设备,针对生产流程开展全方位的智能化改造工作,从原料采购环节起始,直至成品产出的整个过程,成功实现了全价值链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四)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争取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
有色金属企业可通过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来争取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以此减轻税负并促进可持续发展。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企业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显著低于普通企业的25%,有效降低了税务成本。同时,企业应积极优化内部研发管理流程,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节省下来的税金可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持续开发,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企业向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迈进,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行业领先地位。
五、有色金属行业税收政策与企业财务绩效协同发展建议
(一)政府层面的政策优化建议
为促进有色金属行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应从宏观层面优化相关政策。首先,定期评估资源税和增值税等税收政策的效果,根据矿产资源稀缺性和开采难度细化税率档次,确保既能有效保护资源又不过度增加企业负担。其次,设立专项基金或提供财政补贴,支持企业在环保技术和高效生产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绿色转型和技术升级。此外,出台针对性税收优惠政策,如对低品位矿石加工利用企业提供税收减免,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与行业协会合作,通过定期座谈会和研讨会收集企业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营造有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二)企业层面的财务应对措施
有色金属企业在面临税收政策变动的状况时,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财务应对举措。于成本管理领域,企业需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构建起更为精细且完备的成本分析模型,将税收成本列为重点分析的范畴,针对资源税、增值税等方面的政策变动实施动态跟踪,从而精准地掌握这些变动对企业成本所造成的影响。在利润规划方面,企业要借助专业的市场调研机构的力量,依据税收政策的变化情况,提前对业务进行合理布局,同时结合市场需求的弹性特征,科学合理地调整产品价格以及销售策略,以此来保障企业的利润水平。对于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企业需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变动的预警机制,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起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提前储备充足的资金,以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纳税增加的情况。
(三)行业层面的协调发展机制
有色金属行业亟待构建并完善协调发展机制。在此进程中,行业协会应充分施展其组织协调职能,积极搭建起企业与政府间沟通顺畅、高效运转的坚实桥梁[5]。行业协会可借助定期调研、问卷调查等多元化方式,广泛且及时地收集企业在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类复杂问题,并将其整理成详尽细致的报告,精准反馈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从而为税收政策的优化调整提供极具价值、精准可靠的现实依据。行业协会需精心筹备并组织行业内企业举办形式丰富多样的税收政策研讨会,诚邀专家学者莅临现场,深入透彻地解读相关政策要点,以此推动企业之间能够毫无保留地交流分享税收筹划经验以及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结语
有色金属行业税收政策的变动,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当前施行的税收政策,从多个不同方面对行业发展予以调控,于成本、利润以及现金流等多个维度,深刻地改变着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能够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开展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以及推动创新升级等方式加以应对,政府方面理应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行业协会则需着力构建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两会声音:金属行业大咖提议汇总行业有望发生哪些改变?[J].资源再生,2020,(05):20-22.
[2]赵瑜,徐妍.青海省产能过剩行业税收政策构建——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5,(03):185-190.
[3]将继续争取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税收政策支持[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33(05):22.
[4]许辉,饶海琴.有色金属行业企业税收负担现状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4):34-35+38.
[5]马志山,张晓蔚.赤峰地区1—2月份有色金属采选行业税收同比增收近亿元[N].赤峰日报,2010-03-24(002).
作者简介:李成华,男(1968.02-),汉族,湖南省安仁县,高级会计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工商管理、风险管理和有色金属企业数字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