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如何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期刊: 国际市场 DOI: PDF下载

刘勇 崔国红

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010010

摘要

文章旨在探讨如何提升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水平。通过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强化预算编制的数据支撑和分析,以及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和反馈,可以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水平。文章将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事业单位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正文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服务和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事业单位面临着更高的绩效要求和管理挑战。在有限的资源下,如何实现预算的合理分配和绩效的最大化,成为摆在事业单位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

在提升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方面,首要的步骤是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绩效目标是组织在特定时间内希望达到的预期结果,而指标体系则是用于衡量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描述。

首先,明确的绩效目标对于事业单位至关重要。这些目标应该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紧密对接,确保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过程与整体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例如,对于一所高校而言,绩效目标可以包括提高教学质量、增加科研成果产出、加强社会服务等方面。而对于一个医疗机构,绩效目标可能包括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事故率等。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确保预算绩效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障。这个指标体系应该综合考虑事业单位的特点和目标需求,结合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合理选择和设计适用的指标。指标的选择应该涵盖财务、非财务和绩效输出等方面,确保全面衡量绩效的各个层面。例如,财务方面可以包括预算执行率、支出效率等;非财务方面可以涵盖员工满意度、资源利用效率等;绩效输出方面可以包括学生就业率、医疗治愈率等。再次,建立绩效目标与指标的落地机制至关重要。制定目标和指标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如何将其有效地贯彻到预算编制和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这需要事业单位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让每个相关部门和人员都能深刻理解其在实现绩效目标中的角色和重要性。此外,建立合理的激励和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推动绩效目标的实现。最后,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的持续优化和改进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事业单位在实践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既有目标和指标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才能逐步提升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水平。因此,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是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步骤。明确的绩效目标使预算编制与组织战略保持一致,而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能全面评估绩效成效。落实目标与指标的机制以及持续优化改进将为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带来长远的效益。只有在这一基础上,事业单位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目标有效达成,并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

二、强化预算编制的数据支撑和分析

在事业单位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强化预算编制的数据支撑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预算编制是制定预算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首先,预算编制需要充分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数据是预算编制的基础,包括过去的绩效数据、市场走向、行业趋势等信息。通过对过去绩效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事业单位在各方面的表现,找出问题所在,并为未来制定合理的预算目标提供参考。同时,对市场走向和行业趋势的研究也是必要的,它有助于预测未来的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为预算编制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其次,预算编制需要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和运算,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揭示潜在的问题和机遇。例如,利用财务数据进行成本分析,可以找出造成成本过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利用市场数据进行销售趋势分析,可以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销售策略和预算目标。再次,预算编制需要建立合理的模型和方法。在数据支撑和分析的基础上,事业单位应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预算编制模型和方法。这些模型和方法应考虑到事业单位的规模、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可以采用预算编制软件或自行开发的预算模型,通过输入数据和设定参数,快速生成预算方案,并进行灵活的预算模拟和调整。最后,预算编制需要与战略目标相匹配。预算编制不仅仅是为了制定一个数字,更重要的是与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相一致。预算编制应从战略的角度考虑,根据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预算目标和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数据支撑和分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们为预算编制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和指导,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和反馈

预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提升,关键在于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和反馈。预算执行是将预算计划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监控和及时的反馈,可以及早发现偏差、调整计划,并最终实现预算目标。

首先,建立有效的预算执行监控机制是必要的。在预算编制完成后,相关部门应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和时间表,并明确责任人和执行路径。预算执行的监控机制应涵盖关键绩效指标、时间节点、完成责任和进度追踪等要素,以确保整个执行过程有序进行。此外,监控机制还应当具备灵活性,允许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执行的需求。其次,实施预算执行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至关重要。数据是预算执行的基础,通过对实际数据的监控,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帮助管理者作出明智决策。因此,事业单位应当投入资源建立高效的数据收集和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数据分析的结果应当能够直观地呈现预算执行情况,以便管理者能够迅速了解当前绩效表现,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再次,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全程跟踪和评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相关责任人应密切关注实际绩效与预算目标之间的差距,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定期召开预算执行情况汇报会议,进行绩效评估和经验总结,是一种有效的做法。通过这些汇报会议,可以让各相关部门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促进信息共享,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预算执行氛围。最后,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反馈机制是提升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反馈不仅应当是一种纠偏和修正,更应当是一种学习和改进。

总结:通过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强化预算编制的数据支撑和分析,以及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和反馈,事业单位可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能够为绩效管理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数据支撑和分析能够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和反馈则有助于实现绩效目标的有效实现。然而,仅仅依靠这三个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事业单位还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绩效管理的策略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要求,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推动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谢靖屿.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优化路径分析[J].投资与创业,2023,34(12):178-180.

[2]张志宏.经济新常态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优化对策[J].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2023(06):69-72.

[3]李艳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及应对举措[J].质量与市场,2023(11):94-9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