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识别与内部控制对策

期刊: 国际市场 DOI: PDF下载

付玉美

敖汉旗新惠中学 024300

摘要

本文围绕事业单位的财务支付风险、财务经营风险的特点及识别方法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等事业单位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有效对策,希望为事业单位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务相关风险;识别方法;内部控制策略

正文


引言:事业单位常见的财务风险包括支付风险、经营风险、投资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如果能够针对这些风险做好识别工作,进而加强内部控制水平,事业单位便可以保障财务稳定、提升管理效能、防范财务违规行为、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基于此,事业单位必须做好财务风险的识别工作,不断加强内部控制水平,确保单位能够长期正常、有序地运转。

1.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类型特点分析

1.1事业单位财务支付风险的特点

学校类事业单位财务支付风险的特点有以下几点:①财务预算不确定性:学校类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通常由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等组成,而政府拨款金额和时间不确定,学费收入也会受到学生数量和学费标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财务预算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②支付需求波动性:学校类事业单位的支出主要包括教职员工工资、教学设备采购、教学材料等,这些支出在不同时间段内可能会有较大的波动,如开学季节可能需要支付较多的费用,而寒暑假期间可能支出较少。③支付风险集中度高:学校类事业单位的财务支付主要集中在教职员工工资支付上,由于教职员工数量较多且工资支付周期较短,一旦出现资金短缺或其他支付困难,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和管理运作。④支付流程复杂性:学校类事业单位的支付流程相对复杂,需要通过多个环节和程序进行审批和核准,如教职员工工资支付需要经过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审核和准备,这增加了支付风险的发生概率。

1.2事业单位财务经营风险的特点

学校类事业单位财务经营风险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①资金来源单一:学校类事业单位的主要财务来源一般是政府拨款,而且拨款金额可能受到政府财政预算的限制。这意味着一旦政府拨款减少或延迟,学校类事业单位可能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②固定成本较高:学校类事业单位的固定成本通常占据较大的比例,包括教师工资、场地租金、设备维护等。一旦学生人数减少或者各项费用上升,固定成本的压力会增加,财务风险也会随之增加。③学费收入不确定性:学校类事业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学费收入。然而,学生人数的波动性较大,加之学费政策的调整,学费收入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人口少子化的背景下,学生招生难度增加,学费收入可能受到影响。④教育市场竞争加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学校类事业单位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和资源,学校需要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加教学资源投入,这可能会增加财务风险。⑤政策调整风险:政府对于学校类事业单位的管理政策和财政拨款政策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学费政策、就业政策等。这些政策的调整可能对学校的财务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增加财务风险。综上所述,学校类事业单位的财务经营风险特点主要包括资金来源单一、固定成本较高、学费收入不确定性、教育市场竞争加剧和政策调整风险。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学校需要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策略,提高财务预测能力,加强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

2.有效识别事业单位财务相关风险的方法

2.1识别财务支付风险的方法

①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等,以确保对财务支付风险的及时掌控。②多元化融资渠道:事业单位可以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如债券发行、合作伙伴投资、社会资本引入等,以降低对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的依赖,分散财务支付风险。③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是降低财务支付风险的重要手段,包括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等,以提高财务支付的准确性和合规性。④投资风险防范:对于事业单位的投资活动,应加强风险防范,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合理配置资金、降低投资风险。⑤健全风险应对机制:建立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包括建立风险应急预案、建立风险应对团队、加强风险沟通和信息共享等,以及时应对和处置财务支付风险。

2.2识别财务经营风险的方法

①财务指标分析: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分析,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评估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判断是否存在财务经营风险。②政策环境分析:关注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变动,了解对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影响,判断是否存在政策风险。③项目管理风险评估:对事业单位的各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包括项目的收益性、可持续性等方面,判断项目的风险程度。④资金流动性分析:分析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判断资金流动性的稳定性,预测是否存在资金风险。

3.事业单位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有效对策

根据上文对事业单位常见财务风险的特点及识别方法的分析结果,可得出一个结论——除了外部因素之外,内部因素同样是引起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事业单位还应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可采用的措施如下:①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②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③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的意识和素质,使其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④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对事业单位运行的影响。⑤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升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⑥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事业单位的运行进行全面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⑦加强与外部监管机构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接受外部的监督和评估,提高内部控制的透明度和公信力。⑧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工作的员工进行奖励,对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⑨加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应对能力,及时调整内部控制策略和措施,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管理要求。⑩定期组织内部控制评估和改进工作,通过评估结果对内部控制进行优化和改进,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结语: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提高财务风险识别能力以及内部控制水平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不仅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财务稳定和管理效能,也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和投资者的信心。因此,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和预防,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风险识别能力和内部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胡静静,孟志良. 财务风险管理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策[J]. 投资与创业,2023,34(10):154-156.

[2]高建玺. 基于财务风险的体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5):81-82.

 


...


阅读全文